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根据本学期《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教务处将组织开展试点学院课程教学材料评审工作,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评价范围及要求
2023-2024学年第2学期试点学院开课课程相关教学材料(参评清单由教务处另行发布),每位教师针对每门任教课程(按课程代码)提交一套材料,原则上每套材料应包括以下5个模块。
(一)教学大纲(该项不评分):内容格式不限,须包含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课程各章节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课内实践(实验)项目基本内容与要求、课程考核要求、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教材选用及推荐学习资源等,以PDF格式提交。如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不同专业、年级的教学班,教学大纲应另附页说明针对不同专业或年级的教学所做的差异化调整(参考模板由教务处另行发布)。
(二)课程教案:内容格式不限,以一次课堂教学为基本设计单元,原则上应与教学大纲的课程章节安排一一对应,内容须包含授课题目、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素质目标)、授课时数、主要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以PDF格式提交。
(三)教学课件:原则上应与教学大纲的课程章节安排一一对应,内容不限,以PDF格式提交。
(四)说课视频:应体现课程总体设计,内容包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开设目的、培养方案定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创新特色、教学效果分析等。以MP4格式提交,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2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说课视频应突出面向不同类型授课对象所做的差异化调整,如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不同专业、年级的教学班,应针对不同类型教学班说明课程的培养方案定位、学情分析。如在其他设计上也存在专业差异,请在说课中体现。
(五)考核大纲:内容格式不限,须包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总成绩评定方式,考核安排、目标及形式(须包括每次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如考核形式为考试,则还须写明每次考试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答题方式、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考试范围等。如考核形式为考查,则还须写明每次考查的考查方式、评分标准等,以PDF格式提交。
学院可结合课程特性,在不改变评价模块数量和实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对材料内容和形式的要求。需调整材料要求的学院,应提交相关说明,由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在学院自评和学校外审中同步实行。
二、工作流程及要求
(1)专家选定
学院自评:学院自行确定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单位不限,鼓励学院邀请校外、院外专家参与评审,校内评审专家不参与所任教课程的评审。
学校外审:教务处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一般为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
(2)评分标准
基于OBE理念及2023-2024学年第1学期课程材料外审专家意见反馈,教务处形成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材料评价标准(由教务处另行发布)。试点学院可参考该标准评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准。如需调整,请参考该标准样式修改并反馈,由教务处审定后在学院自评和学校外审中同步使用。
(3)评分规则
1.工作要求:学院自评每套课程材料均应由至少2位专家分别评分,评分专家应对照材料在评分标准上的达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评价结果应包含定性评语和定量评分两部分内容。此外,专家还应给出学院课程材料总体评审意见(简洁明了,可条目式,字数不限),包括但不限于学院整体情况、特色亮点、突出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2.分数设定:以“等级+百分制”的形式进行,每个材料模块独立评分,对照优秀(90-100)、良好(80-89)、合格(70-79)、基本合格(60-69)、不合格(60以下)五个等级给出相应整数分数。评审分数应尽量拉开,体现差异性。
三、时间节点
(一)材料提交:4月25日前,学院汇总并提交所有课程教学材料压缩包至教务处(提交方式另行通知)。每位老师需将每门课程的教学材料分别按“1.教学大纲”“2.课程教案”“3.教学课件”“4.说课视频”“5.考核大纲”命名后打包压缩,材料压缩包以“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命名。
(二)专家评价:6月6日前,学院完成自评并反馈评分表格,教务处回收专家外审评分。
(三)结果反馈:6月14日前,由教务处对评价结果进行核算和整理。6月25日前,教务处将评价结果反馈至学院。
四、注意事项
(一)课程教学材料应体现“两性一度”,贯彻成果导向理念。教务处后续将发布2023-2024学年第1学期专家评审总体意见及优秀课程材料案例,供任课教师参考学习。
(二)课程材料应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年级等的不同做差异化调整,符合教学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如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不同专业、年级教学班,应在教学大纲和说课视频中体现差异性。
(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鼓励任课教师挖掘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展现个人特色。
教务处
2024年3月25日
附件1:课程教学材料改进建议
附件2:课程教学材料示例